105岁的她,选择做这件事!
暨南大学
公众号ID:jinandaxue1906
关注
她,是家境优越的富家小姐
在炮火战乱中辗转求学
她,从只身赴美深造到毅然回国工作
从进入护理行业
到创办了4所护士学校
一生培养出4000多位护理专业人士
她,是著名护理专家
暨南大学护理学科创始人
105岁高龄的黄爱廉教授
她用爱心和恒心
为护理事业发展倾尽所能
今天(11月6日)下午,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成立大会在暨南大学曾宪梓科学馆举行。
该基金由黄爱廉教授捐赠设立,主要用于激励致力于护理事业的贫困优秀学子,帮助在职护士完成学历提升,推动护理教育事业发展、促进护理志愿服务的开展。
捐赠仪式上,黄爱廉教授作为基金发起人捐赠10万元人民币作为启动资金。
会上,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紫霄、暨南大学副校长叶文才、党委副书记孙彧和护理学院、附属第一医院主要负责人,广东省医院协会、广东省护士协会、广东省医学教育协会、广东省卒中学会、广东省泌尿生殖协会会长以及捐款企业代表等与黄爱廉一道,共同为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揭牌。
仪式现场,黄爱廉教授发表感言。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教育发展基金的建设中来,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护士而努力,为祖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做贡献,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奋斗!
11月5日,在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成立大会的前一天,学校新闻中心的师生组成采访小队,与黄爱廉教授近距离交流,了解她的暨南故事和传奇一生。
点击观看视频
点击并滑动
了解记者眼中的黄爱廉
一栋向阳的白色小楼,阳光能透过窗台洒进屋子,第三层右手边的一间住着暨南大学附属护士学校原校长黄爱廉。
推开一扇木质大门,在一间不足十几平米的客厅中,只摆放着一大两小三个沙发、一张正方形的餐桌,两个50厘米宽的木质立柜和几把折叠椅等简单的陈列,时光的痕迹在这些老家具上随处可见。
但整体干净整洁、一尘不染,空气中还漂浮着幽幽的檀香香气,仔细嗅闻似乎还有几丝百合花的味道,这味道就来自于茶几上所摆放的花束——这是黄爱廉曾经的学生送的,几天前学生们从天南海北赶回来一起为老师提前祝寿,这花束被她从招待所的餐厅里带回了家,精心地摆放着。
由于年事已高,黄爱廉时常出现耳背的情况,要贴着她的耳朵缓慢且响亮的说话才能保持正常的交流,但是在回忆起过往的岁月时,老人家却思路清晰、滔滔不绝,不但对答如流,而且描述得绘声绘色。
“之前在南京念大二,日本兵来了开始轰炸,天津没地方可去,我就去了北京协和医院……”这几句话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被频繁的提及,似乎岁月像一只轻柔的手抚淡了她记忆中的多个部分,但生命中最印象深刻的转折点却被保留了下来,衬得更加清晰。
在木质立柜和书架上一般只出现三类物品,照片、证书和奖牌,“柔济医院120周年纪念奖牌”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资深老专家特殊贡献奖”和“协和护理百年卓越人物”这三座奖牌并排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。
作为国内培养男护士的先驱,时至今日黄爱廉仍在关注这个问题。“这个专业,始终都有人,以前都是女生,但是现在男女都可以的”当年最早的一批男护士只有十几个人,现在已经80多岁了,其中一位还带着家人一同参加了前几天的聚会,提到这位学生时,黄爱廉特意拿来日历指给大家看她记下的名字。
茶几上整齐排放着《废墟上的蓝马甲》《护理荟萃》等几本书籍,黄爱廉每天都会看上一会儿。除了读书看报之外,她的语言天赋仍然很好,与身边人说话时惯用广东话,但也能听懂学生对她说的“Don't worry”,面对同为天津老乡的采访记者还能说上几句天津话,句句既地道又连贯。
我们离开时正好是午饭的时间,浓汤青菜的味道已经飘出,随行老师告诉我们:“黄校长一生节俭,剩饭剩菜哪怕剩一口都要留到下一餐吃。”也正是这位一生节俭的行业开拓者刚刚拿出了自己10万元的积蓄成立了“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”,为致力于护理事业的贫困优秀学子筑梦。
她为护理事业倾其一生、后功成身退,今身居一隅,仍关怀后生。她是黄爱廉校长,也是我心中永远的“提灯女神”。
——高越
11月6日记于暨南大学
这位暨南“南丁格尔”
还有更多的传奇故事
01
参与战时救援 只身赴美深造
“
我是肯定要回中国的,因为我是中国人
黄爱廉
1916年,黄爱廉出生于天津富裕的商贾之家,中学毕业后,她被保送至南开大学商学院,本打算毕业后去银行工作。然而,1937年“七·七卢沟桥”事变的爆发,彻底地改变了黄爱廉的人生轨迹。
当时是抗日战争期间,南开大学就搬走了。兵荒马乱的,我也不知道该上哪一个学校。后来一位同学他说有个北京协和医学院,说他去试试,我就跟着去了,试了就考上了。
”“其实根本不知道护理要干什么,去到病房看到那些病人吓了一跳。”或许连黄爱廉自己也没有想到,这个当初让自己觉得可怕的专业竟成了她一生的事业。
1941年,黄爱廉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毕业后,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。1942年初,日军控制了医院,许多医务工作者纷纷离开。“我们都走了,不愿跟着日本人工作。”在进步学生的联系下,她来到成都华西大学新医院,任科副护士长兼外科病区护士长。战时,黄爱廉负责护理生病的老百姓和被日军飞机炸伤的民众。
抗战结束后,鉴于当时国内形势混乱,医院尚未恢复正常,1946年,黄爱廉只身远赴美国,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医学管理学学士学位。
1948年,广州柔济医院的院长来到哥伦比亚大学,想要聘请一位护理老师。“那时我刚好快毕业了,老师向王院长推荐了我。”两人一拍即合,约定了工作的相关事宜。1949年,黄爱廉履行约定毅然回国。她说,我是肯定要回中国的,因为我是中国人。
02
毅然回国,归来“开荒”
“
看着病人哭着来,笑着出院,就是我最大的成就
黄爱廉(右)和护理学专家林菊英(左)是同学
来到广州后,黄爱廉首先担任了广州柔济医院端拿护士学校教务主任,随后陆续创办了4所护理学校,她将美国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先进护理理念带到广州,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。
在上世纪五十年代,广州市严重缺乏男护士,为了满足医务工作需要,让病人受到更好的护理,黄爱廉开始着力培养男护士。
最初是很受歧视的,当时对于护士,不说男的,女的有时候也有一些不好的看法,所以不是很容易招。就招了十几个大概二十个左右的男护士。多数的都是家庭比较困难。
”虽然遭遇招生困难,但数十年后,当年那批毕业的男护士们已经成为中国护理界的中坚力量,从当年“没出息”的学生变成如今行业中的佼佼者。
2019年12月11日羊城晚报A06版报道黄爱廉事迹
之后黄爱廉又陆续创办了三所护理学校,分別是广州市卫生学校、广州市护士学校、广州市红十字会附属学校。
03
结缘暨南,桃李争妍
“
我选择了护理工作,我就要无怨无悔地付出。
百岁生日之际,黄爱廉校长获颁“护理终身成就奖”
1978年6月,已过花甲之年的黄爱廉再当“开荒牛”——她受邀来到刚刚复办的暨南大学医学院,历时3年成功筹备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和附属护士学校。“当时因为医学院也缺人,医院也缺人,找人你上哪找去?我一时也走不开,就这样子呆下来了。”
就这样,花甲之年的她与暨南结缘,又一次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征途。在黄爱廉等人的共同努力下,三年内成功筹备创办了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和附属护士学校,黄爱廉瘦弱的肩膀又扛下了重任。
即使退休之后,黄爱廉依然带领一群年轻的护理人员走出广东,甚至走出国门去探索全新的护理模式。
“黄校长在80岁高龄的时候,还带着我们一起去参观(北京)协和医院,看协和医院是怎么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,她亲自听课、参与讨论,和我们讲应该怎么去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”,曾与黄爱廉共事的陈伟菊动情地说道。
黄爱廉的两条手臂现在一长一短,右手短了近十厘米。1989年,73岁高龄的她右手臂长了一个骨纤维肉瘤,为了根除癌症,她坦然接受截除再接、肢体缩短手术,之后她仍著书立说,撰写论文十余篇,出版多部专业著作,竭尽全力地把自己对于医疗护理事业的经验和思考奉献出来。
黄爱廉在查房(80年代)
风风雨雨七十多年,经黄爱廉栽培的医护人员多达4000多人,对于学生、患者的事情,黄爱廉总是记挂在心上,她用生命中最美的时光陪伴患者,教导学生,专研技术,著书立说。
“我选择了护理工作,我就要无怨无悔的付出。”是这位百岁老人常说的一句话。2006年,暨南大学百年校庆时黄爱廉被授予了暨南大学“终身贡献奖”。
埋首护理事业70年,艰苦的岁月没有消耗掉黄爱廉面对生活和事业的热情,反而造就了她坚强、豁达、乐观、善良的性格,她用一个世纪的时光默默地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。
黄爱廉出席暨南大学建校112周年纪念大会
校友们送上祝福
黄爱廉女士,是黄爱廉护理教育发展基金发起人,广东高要人,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系,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护士、广州端拿护士学校教务主任、广州第一护士学校副校长、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校长等职。
1978至1984年,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兼护理部主任。1993年至今,担任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名誉校长、广州市护士学校名誉校长、中华护理学会广东分会名誉理事长、中南三省老年病护理学术委员会顾问、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,主编有《护理心理学基础》。
在她的带领下,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广东省内最早开展整体护理的单位之一。1996年,黄爱廉参评护理界最高荣誉——南丁格尔奖章。2020年,被授予“协和护理百年卓越人物”荣誉称号。
她像是一团火
永不停歇地跳跃着
散发出光芒和温暖
向黄爱廉先生致敬
暨南大学党委宣传部/新闻中心
-新媒体工作室出品-
- THE END -
来源 | 新闻中心 护理学院 熊晨
暨南大学校友会
(编辑|周雨虹 陈联)
视频拍摄&剪辑 | 甘子民
林思恩 胡新月
视频采访 | 童佳轩
视频指导 | 李伟苗 苏倩怡
采访手记 | 高越
图片 | 甘子民 林思恩 胡新月
护理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
微信编辑 | 李梅 杜明灿
责编 | 杜明灿 李梅
推荐阅读
点亮“在看” “点赞”↘↘